近年来以“养老”为名的诈骗行为时有发生,各种花样百出的诈骗手段让防范意识薄弱的老年人防不胜防,给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那么常见的养老诈骗套路都有哪些呢?预防“养老诈骗”如何避坑?下面,让我们擦亮双眼,来看看“养老诈骗”的套路……
【01新型恋爱骗局】
“黄昏恋”骗局是近期非常常见的一种新型骗局,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之便以及单身老人生活孤独、缺乏慰藉的特点,在前期给予老人充分的关怀,随后与其成为“网络恋人”,在得到老人充分信任后,便开始编造各种事由骗取老人的钱财。
防范手段:对于网络婚恋平台的信息要学会甄别,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在婚恋交友中一定要注意验证对方真实身份及婚姻状况,警惕诈骗分子编造的“虚假人设”。同时,在与婚恋对象交往中,要时刻保持理性,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财产,不能轻易答应他人涉及钱财的请求,发生交易必须保存好记录。
【02】新型旅游骗局
诈骗分子往往以关爱老人为由,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热情及节俭的生活习惯,组织价格低廉或者免费的旅游活动,吸引老人参团。此后在游玩过程中以各种理由向老人推销旅游特产并强制其购买,或者中途收取高额的门票费酒店费等额外费用以骗取老人钱财。
防范手段:外出旅游切莫贪便宜,对于无故提供免费旅游等噱头保持警惕,时刻保持理性消费;遇到不合理的旅游项目,要积极前往旅游管理部门进行举报;面对乱收费的行为,应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维护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
【03新型理财骗局】
诈骗分子往往打着“国家担保”“政策补贴”等名号,虚构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投资项目,编造虚假文件,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的特点骗取信任,使老人产生这一投资理财产品只赚不亏的错觉。但在吸引到巨额投资后诈骗分子拿钱跑路抑或声称该投资项目频频亏损,让老年人血本无归。
防范手段:提高老人对理财的认识,“天底下没有稳赚不亏的买卖”,老人应当前往线下合法合规的银行或金融机构了解理财产品,不能相信所谓的“零风险高收益”产品。
【04新型保险骗局】
诈骗分子往往冒充医院、银行、养老保险公司等机构工作人员,从而以头衔之便获得老人的信赖,随后便利用老人渴望老有保障,可以每月获得养老金的心理,与老人商量为其代缴社保,并从中收取高额的材料费与手续费,骗取老人银行卡信息等。
防范手段:对于多次强调自身头衔以让老人完全相信自己的“工作人员”,做到不轻信不盲从,涉及社保事项的问题,应通过拨打当地相关机构热线等途径,做到充分了解确保方式合法。
【05新型保健骗局】
当下,老年人越来越注重养老保健,特别是某些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诈骗分子据此利用免费体检等不收费关爱项目,吸引老年人参加所谓的“专家义诊”等活动,以各种“神奇疗效”的偏方,夸大甚至虚构产品功效,并让老人用高额的价格购买产品,实施诈骗。
防范手段:不轻信他人吹嘘的神奇保健功能,对于“一吃见效”等话术应保持怀疑,保健品的购买应前往正规药店以及医院。
【06新型房产骗局】
诈骗分子往往以“以房养老”为名,忽悠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手续,得手后便恶意利用公证、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或者其他性质恶劣的手段非法侵占老年人房产,让老年人无房可住、无家可归,更有甚者让老年人继续购买其理财产品,而后卷钱跑路,让老人钱房两空。
防范手段:正规的“以房养老”只是一种保险产品,不会出现借款合同、房屋买卖合同、理财合同这些项目,对于无故需要使用房产证办理手续的要求保持警惕,通过儿女、好友、警察等各种渠道了解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切勿轻易将房产证托付给他人。